<rt id="s4sg0"></rt>
    <wbr id="s4sg0"><ins id="s4sg0"></ins></wbr>
    <video id="s4sg0"><ins id="s4sg0"></ins></video>
      <wbr id="s4sg0"><ins id="s4sg0"><tr id="s4sg0"></tr></ins></wbr><wbr id="s4sg0"><ins id="s4sg0"></ins></wbr><video id="s4sg0"></video>
          <wbr id="s4sg0"><ins id="s4sg0"></ins></wbr>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1307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婚姻家庭 > 情感修復 >
          情感修復

          在戀愛關系中失去自我的人,該如何找到安全感?

          更新于 2023-06-13 ? | 瀏覽次數 0

          “我們都是一只蝸牛,蝸牛感受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自己的殼。我們感覺到了這個殼,但誤以為它是世界?!?/span>


          這是《如何在不夠好的世界里,活得更有溫度》中的一句話。

          很多人都有過一段把安全感交給別人的經歷:

          “ta為什么在朋友圈發別人的合照?

          ta怎么不回我了,是不是生氣了?

          是不是我說錯什么話,做錯什么事情了?”

          你也曾有過這種經歷嗎?

          對他們來說,“安全感”這個詞就像是虛無縹緲的滿足,當他們越是寄希望于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期待值也會越來越高。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恐慌,往往并沒有帶來什么滿足感。

          和大家分享一位來訪者菲兒(化名)的故事,更想通過她的故事來告訴你,向他人祈求得來的安全感,永遠不是你真正需要的安全感。

          如果你也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而正在經歷著人生的灰暗時光,那么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圖片


          菲兒來咨詢的訴求是:想挽回執意要和自己分手的男友。

          五個月前,她在婚戀網上認識了現在的男友。

          因為此前一段失敗的戀情,菲兒已經有將近五年沒有談過戀愛,這也是她第一次遇到讓自己有感覺的男生。

          第一次約會時,男友就非常坦誠。

          他告訴菲兒,自己有過一段婚姻,還有一個三歲的女兒歸前妻撫養。

          盡管明知道男友在各方面和自己差異都非常大,但菲兒還是義無反顧,迅速和對方確認了關系。

          然而這段幸福的戀情還沒開始多久,裂痕就慢慢出現了。

          一切的緣由,是菲兒在這段關系中的控制欲特別強。

          只要男友一天沒聯系自己,或者沒來接送她上下班,她的內心就會極其不安,然后崩潰大哭,情緒失控。

          有時甚至只是一點小事,都能大發雷霆。

          有一次,男友約好去看望她,但因為喝了酒不能開車,于是表示第二天再來。

          本來很正常的理由,但沒想到的是,菲兒接連狂打了幾十個電話,像個怨婦一樣痛哭流涕,威脅道:

          “那我過來找你!如果你不讓我過來,那我們就分手吧!”

          但男友也覺得很委屈。

          他平時要照顧父親,要給前妻支付女兒的撫養費,要還車貸,巨大的經濟壓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時間和精力本就所剩無幾,還要無時無刻滿足菲兒黏人、需要寵愛的期望,讓他倍感疲倦。

          一來二去,彼此爭得面紅耳赤,最終不歡而散。

          盡管菲兒理智上也知道,自己在感情中大多數時候都是任性的一方。她也無數次答應男友一定會改正,但轉頭就又開始胡思亂想:

          “他是不是不太喜歡我?是不是我太主動了,所以他對我不珍惜?他是不是根本就不在乎我?”

          情緒涌上頭來,甚至對“男友去陪女兒”這件事,都會感到吃醋。

          然后再次情緒失控,胡糾蠻纏。

          于是,她就在不安——爭吵——道歉——挽回的模式中,日復一日,不斷循環。

          而在這個過程中,男友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冷淡,不僅不愿再看到菲兒,連話都不想多說兩句,最后干脆直接提出分手。

          原本親密的關系,不知何時起充滿了無休止的陰霾和怨氣。

          后來,菲兒意外檢查出自己懷孕了。

          但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男友時,男友卻認為她在撒謊,只是為了不想分手而演的假把戲,壓根不相信。

          她終于慌了。

          如今的她,甚至不知道該打掉這個孩子,還是用這個孩子去挽回男朋友。

          圖片


          圖片


          聽完菲兒的述說,咨詢師感覺到,缺乏安全感是她的表皮。

          內里,其實是一個虛弱的自我,企圖從親密關系中索求百分之兩百的關注,以此改變過往沒有得到的愛。

          卻沒想到將兩人的關系搞得一片狼藉。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那么即使關系短暫修復了,也終究會再次分崩離析。

          于是,咨詢師嘗試問她:“孩子是否要留下,第一決定權是母親。但現在你們的關系是不確定的,如果你想留下孩子,你是否做好了做單親媽媽的準備?”

          她的表情很迷茫:“我們都沒有準備,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咨詢師又問:“那如果放棄孩子,你又能否承受將來有可能做不了媽媽的終生遺憾?”

          聽到這個問題,菲兒神色露出一絲痛苦。

          沉默許久,她才緩緩開口:“大三的時候,我有過一段流產的經歷。但就在我坐小月子的時候,前男友卻劈腿了......”

          這是她內心最隱秘的傷痛。

          咨詢師這才明白,她是把上一段感情帶來的巨大傷害,投射到了現在這段感情中,讓她始終無法抱有自信。

          缺乏安全感的她,對外界的一切,都傾向于從“壞”的角度去解讀;每當沒能得到需求回應,她就會立刻回憶起那些痛苦過往,覺得男友背叛她了。

          自卑、猜疑、沒有安全感,種種負面情緒把她包圍,讓她呈現出病態般的執著。

          但安全感終究沒有任何人能給你,只有你自己。

          于是,咨詢師決定嘗試引導菲兒去構建自己的安全感。

          首先,咨詢師幫助她全面覺知自己,通過正向強化引導她看見自己的內心潛力。

          咨詢師對她說:“你的抗挫折能力其實很好,每次遇到問題時都能積極面對、主動修好,這種心態是非常棒的。

          你之所以在感情中感到焦慮,更多是因為過往的創傷沒有療愈。既然分手了,就先接受這個現狀,把關注點放回自身。有了掌控感,會少掉很多焦慮?!?/span>

          咨詢師幫助她回顧與男友的交往過程,她也意識到了自己在這段關系中的過分不自信。

          而隨著咨詢的深入,菲兒逐漸從原來的不知所措,慢慢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內心,并且主動向咨詢師訴說自己焦慮源。

          第三次咨詢,咨詢師開始讓她調整生活,去發現自己的獨特價值。

          “不要把所有的需求都寄托在戀情里,學會尋找你自己的愛好,恢復自己的社交,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

          當你改變了,對方感覺到和你在一起很舒適,他自然會慢慢地接受你的靠近?!?/span>

          在這個過程中,菲兒內心的不安與焦慮,前男友的背叛,以及過去的創傷,都逐漸得到了處理。

          她也從原來「男友總是不關心我,不喜歡我」的陰霾中,變得關注自己,相信自己。

          而在最后,我給她布置了一份作業,內容是“給男友寫一封信”——里面可以寫他們之間的回憶,對這段戀情的反思,會進行怎樣的調整......

          但最重要的是,她要在信里告訴對方,自己安全感的“邊界”。

          比如在關系中怎樣才最舒適、在什么時候需要獨處、在什么時候需要陪伴,什么事情尤其重要。

          在聽從咨詢師的建議后,菲兒決定真誠地吐露自己:

          “我想是不是因為太在乎和你的關系,當我感覺到你不能陪伴我,我不確定你在做什么的時候,我會特別焦慮,才會這樣地作,也是想看一看我在你的心目中的位置......”

          當紙上的筆劃落下最后一點,咨詢師仿佛看到了她內心有什么正在悄然綻放,咨詢又多了一份通透感。

          改變,正在慢慢發生。

          圖片


          圖片


          在馬斯洛理論中,對“安全感”是這么解釋的: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滿足一個人現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

          不管你有沒有覺察到,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一直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中。我們害怕死亡,害怕孤獨,害怕親人背叛,害怕出現任何我們不想看到的場面。

          這些我們不愿為他人所知的內心,其實都是很正常的行為,并不用感到羞恥。

          當你學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所需告訴對方,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修復自己,就是改變的開始。

          回到咨詢案例,還記得在第五次咨詢接近末尾的時候,菲兒主動跟咨詢師說:

          “我決定放棄這個孩子。

          我確實沒有做媽媽的準備,也不想因為孩子來決定一段感情關系。我更希望我們最后選擇在一起,是因為兩個人都覺得很幸福,心甘情愿地在一起,因為愛而走入婚姻。

          所以,我想自己去經歷這個過程,自己去面對,自己去挽回?!?/span>

          咨詢師還記得那次咨詢時菲兒臉上的堅毅,與之前的她相比,現在的她充滿了自信,眼里滿是光。

          如今的她,已經能更多地察覺自己的情緒,不再懷疑自己,不再對“這一段戀情能否走下去”抱有不安和疑慮。

          她不再執著于過往的創傷經歷,也學會了通過情緒日記主動探尋自己情緒背后潛藏的根源,把內心的真實感受告訴對方。

          而男友,也從一開始的冷漠排斥,逐漸發自內心地理解了菲兒的真實想法和痛苦,看到了自己在過往中的不足,懂得了心疼對方。

          自然而然地,菲兒和男友的關系修復如初,相處模式也越來越好了。

          那一刻,咨詢師又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了做心理咨詢師的意義。

          圖片

          回看自己的咨詢師生涯至今,在與無數來訪者相知相遇的過程中,與其說我教會了他們,不如說他們的經歷也在告訴我:

          只有先看到自己,才能看到愛;只有先治愈自己,才能創造幸福。

          說到底,安全感源自我們對于周圍環境和身邊的人的一種確定感以及可控感。

          我們渴望得到滿足,渴望得到放松,渴望得到內心的舒適感。

          正如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安全感這個東西,從不能只是從別人身上索取。

          就像菲兒,學會相信自己、構建自己的力量后,她面對生活和情感不再彷徨不安,而是游刃有余,也更加自信開朗。

          而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分享,讓正處于不堪重負的你,能繼續前行,找到將沉重人生轉換為主動選擇的可能性。

          當你的心靈依賴于“一個完善的自己”,那么你就永遠不會感到內心恐慌或不夠好。

          而心理咨詢,無疑就是實現這種可能性的一種途徑。

          如果你愿意,我會陪伴著你。

          直至重新發現你的自愈能力,和你一起體驗屬于你的獨特。

          -THE  END-
          文章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戀愛多年卻分手,愛情長跑為什么不可靠??? 下一篇:沒有了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1307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ricoimage.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_国产3p露脸在线视频免费看_久久播放无码专区_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