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河南領先心理咨詢! 現在時間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我們
首頁
公司介紹
公司榮譽
公司介紹
最新動態
專家團隊
婚姻家庭
婚姻分析
婚姻挽救
情感修復
外遇出軌
婆媳關系
復婚幫助
家庭咨詢
婚姻問題治療
出軌矯治
青少年問題
幼兒教育
青少年教育
父母必讀
厭學
叛逆
早戀
心理障礙
失眠
焦慮
抑郁
自閉
社交恐懼
強迫
性心理咨詢
同性戀
異性癖
戀物癖
露陰癖
窺陰癖
服務項目
婚姻家庭
青少年問題
心理障礙
職場就業指導
聯系我們
幼兒教育
青少年教育
父母必讀
厭學
叛逆
早戀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1307室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幼兒教育
>
幼兒教育
孩子“窩里橫,出門慫”怎么辦?
更新于
2022-03-26
? |
瀏覽次數
0
兩張臉孔的小孩
周末我約閨蜜小聚,同是寶媽,聚會也得拎上自家的“拖油瓶”。我們倆的孩子差不多大,正好玩到一起。
商場搭了個舞臺搞活動,小朋友上臺表演有小禮物送。我兒子躥上去唱了支歌,領了輛玩具小汽車,高興得什么似的。我跟閨蜜說:“叫萌萌也表演呀,她不是一直在學跳舞嘛?!遍|蜜也鼓勵女兒上去,可她怯生生地拽緊媽媽的衣服,怎么也不肯。
萌萌羨慕我兒子的新玩具,閨蜜就給她現場買了一個。但一轉眼,兩輛玩具車都到了我兒子手里?!暗艿軓奈沂稚蠐屪吡?!”萌萌委屈地扁扁嘴,鉆進了媽媽懷里。
“這孩子真怪了,在家里橫行霸道,一出門就秒慫!”處理好孩子們的糾紛,閨蜜跟我感嘆,萌萌
在家一向大呼小叫、上躥下跳,像個作威作福的小霸王,可離了家門就變成膽小怕事、溫吞軟弱的小綿羊了,簡直像長了兩副面孔。
窩里橫、出門慫,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的通病。而且,這兩者似乎形成了正比關系,在家越橫,出門越慫;反過來,在外面慫了一天,回到家更加蠻橫無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些家長,將孩子這種表現簡單歸結為“認生”。覺得家是熟悉的環境,孩子感到放松與自在,因此表現出真實的自我。而踏出家門,就到了陌生的領域,面對無法掌控的人和事物,自然無所適從,就變成畏首畏尾的慫包。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兒童心理學家也認為,孩子天生有一種“界限感”和強烈的地域意識。
家是孩子擁有的領地,不需要控制情緒,一旦跨出家的界限,孩子不確信自己的表達會不會被傾聽和理解,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不過,孩子的雙面表現都是真實的。假如他在家內家外的行為狀態存在巨大差異性,那就并不是認生這么簡單。
窩里橫的背后,是恃寵而“驕”
美國電影《奇跡男孩》中,奧吉是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直到五年級時才進學校讀書。第一天上學,同學們用異樣的眼光看他,用球打他,喊他“丑陋的怪物”,嘲弄他的小辮子。
奧吉沒有反抗,甚至一句辯駁也沒有??梢换氐郊?,奧吉就怒氣沖沖地闖進姐姐房間,找到梳妝臺抽屜里的剪刀剪掉自己的辮子。姐姐關心地問他情況,他也不理睬,而是狠狠摔了下門跑出去了。
在之后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奧吉對老師和同學都彬彬有禮,以為好朋友欺騙了他,他十分痛苦,卻仍然沉默忍讓。而奧吉在家里不是這樣的,他會沖父母發脾氣,沖姐姐大喊:“給我出去!”
不止奧吉,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窩里橫,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家人都寵愛著自己。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出無條件的讓步,這本質上會有一種“恃寵而驕”的味道。
孩子雖小,但潛意識里有對風險的判斷,這種判斷決定了他在什么場合采取什么態度。
還有的孩子心里也知道自己發脾氣是不對的,他之所以在家里肆無忌憚,是因為他確信家是最安全的,家人會接納他、包容他,他這么做并無風險,也不用付出什么代價。
家庭給了孩子抱持的環境,讓他放松下來。他在家門外吃了癟,渴望在家里得到安慰。
這種窩里橫不是真的囂張跋扈,而是用來掩蓋自己在外面的挫敗感與自卑,并對自信的一種找補。
孩子的表現是天性流露,也是情緒釋放,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他習慣了以自我為核心,面對家人一味地任性、蠻橫,不管不顧地鬧脾氣,總是把在外面被壓抑的情緒發泄到親近的人身上,顯然也不是一件好事。
歸其原因,是父母的寵愛。
越是無原則嬌慣孩子的家庭,這種情況越會變本加厲。父母的寵溺、縱容與妥協,很容易變成滋生“窩里橫”的土壤。
同伴關系的無力,導致社交茫然
三歲的小男孩樂樂第一天上幼兒園,老師發午間點心,有他最喜歡吃的草莓蛋糕卷,樂樂像在家里一樣去拿最大的那塊,卻發現被同桌的小朋友提前搶走。
“給我!”樂樂喊了起來,但同桌并不聽他的命令,鼓著腮幫子很快吞了下去。
到了玩游戲時間,樂樂看中活動室一套拼圖,可是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圍在一起拼起來。樂樂又氣得大叫:“我想玩,讓我先玩!”但顯然這句話依然沒有奏效。他開始意識到,這里不是他的家,沒有人再把他當作中心。
在國外,社交力被稱為Social Skill,從孩童時代開始體現,并與性格有關聯。
孩子在與同伴的社交中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領導者還是追隨者,發布命令還是習慣服從。
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強調同伴關系對孩子發展的作用,孩子想要建立一種社會認同感,就必須從家里走向家外。
有些孩子在陌生場合表現得害羞、不果斷,遇到問題不敢自己解決,面對欺負或不公平,也不敢表達憤怒和反抗。更明顯的是,他會避免兩人之間的交往,更多地和一大群人待在一起。
魯道夫
·
謝弗將其定義為
“被忽視的孩子”,他在同伴關系中顯得被動與無力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面慫”。
然而,這種慫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對社交方式的不適應。這一點,在窩里橫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很快發現自己習慣的刁蠻任性沒有人買賬,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外面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孩子并不能隨時隨地地被人尊重與接受,一次兩次之后,這種巨大的失落與茫然將他推向另一個極端,他慫了。
在家里越蠻橫的小霸王,在家外的心理落差越大,他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因而生出怯意。
“橫”與“慫”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在孩子身上發生了奇怪的融合。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跟“窩里橫、出門慫”截然相反的,是孩子在家乖巧、在外淘氣,用通俗說法就是“人來瘋”。但其實,這兩種表現都是一種情緒上的訴求。
以前聽過一個解析:
孩子窩里橫是由于對外界缺乏自信,而人來瘋則是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同。
他感到沮喪、難過,又或者緊張、興奮……正因為有這些情緒的發生,引起孩子行為上的變化。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①制定明確規則,拒絕溺愛
溺愛,造成規則的喪失,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想讓孩子正確地融入社會,首先要糾正他的錯誤認知,不偏寵、不放縱,讓他知道窩里橫并不能解決問題。
②培養孩子的抗挫力與社交能力
情緒與智力不同,除了天賦,后天的練習尤為重要。
見過世面、眼界開闊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抗挫能力與社交能力。想修正孩子的“出門慫”,要多給他制造出門的機會,鼓勵孩子與人打招呼交朋友,進行社會活動,學著表達需求。讓他在探索同伴關系的過程中構建自信。
③父母以身作則,表里如一
孩子最先在家庭中學習情緒,并天生喜歡模仿。
有的父母自己就是雙面人,在外面溫文儒雅,對所有人和藹可親,而回到家中,就肆意釋放負面情緒,不尊重家人,惡言惡語。這對孩子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孩子有樣學樣,在外唯唯諾諾,在家為所欲為。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表里如一,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做情緒的主人。
那些埋怨孩子“窩里橫、出門慫”的父母,不妨從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事,給孩子提供一個更理想的成長環境。
上一篇:
父母越會夸,孩子飛得越高?
?? 下一篇:
父母的脾氣,影響著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
分享到:
首頁
公司介紹
最新動態
專家團隊
婚姻家庭
青少年問題
心理障礙
性心理咨詢
服務項目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領先心理咨詢
友情鏈接:
中國普法網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
婚姻與家庭網
搜狐女人
愛情婚姻家庭
太平洋女性
瑞麗女性網
中國法律援助網
中國法院網
中國法院網
新華網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1307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ricoimage.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_国产3p露脸在线视频免费看_久久播放无码专区_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